在毛乌素沙漠千里瀚海的南缘,陕西省定边县境内,驻扎着一支特殊的“追光团队”。9月的风已捎来几分凉意,却吹不散这支特殊队伍的热忱。他们与连绵沙丘为邻,同呼啸风沙作伴,在苍茫大漠中筑起一道璀璨的“光伏长城”。这些如沙漠胡杨般坚韧的守护者,用汗水浇灌绿色能源的梦想,让青春在戈壁绽放别样光芒——他们就是西安热电厂白玉光伏电站的运维尖兵。
“咱们这儿不论年龄大小、职务高低,大家都是一家人。我是干集控运行出身的,你们呢?”站长杭文率先开口,话语里满是亲和。
“我俩是从永寿高庙山过来的,我是李军,他是刘永辉。”一人笑着接话,身旁的同伴也点头示意。
“我们是韩城共裕的苏文革、王欣……”又有两人应声,语气里透着熟络。
“咱们这个大家庭啊,真是老中青结合,工作上互相搭台学习,生活中彼此帮衬照应,多好!”杭文的话像一股暖流,瞬间拉近大家的距离。
就是这样几句轻松的聊天,让这些从各个岗位集聚起来的生力军,在定边白玉光伏电站结下不解之缘。
虽身处异乡,他们却毫无怨言。大家平日里从不比吃穿,专比谁更能吃苦,人人心里都憋着一股劲:比谁能更快适应初秋的温差,比谁干得更扎实、钻得更精深,比谁更肯研究设备在凉爽天气里的运行规律。
特殊的环境里,升压站、光伏区、宿舍三点一线的循环成为生活常态。9月的沙漠少了夏季的燥热,多了几分清净,反倒让大家更能沉下心学习——晨光里钻研运维手册,夕阳下交流设备检修技巧,少了外界的纷扰,多了探索未知的韧劲、奋力拼搏的冲劲。
一年中,近半数时间这里都有风沙呼啸而过,定边白玉光伏电站便稳稳扎根在这片土地上。9月的风沙已不似盛夏那般狂躁,却仍带着几分力道;偶尔窜出的黄鼠忙着囤积过冬的食物,成群掠过的白绒山羊啃食着最后几缕绿意,为寂静的沙漠添上几分灵动的生机。
9月虽不是迎峰度夏的高峰,却是能源保供的“衔接期”——既要保障秋季用电需求,也要为即将到来的冬季做准备。“现在可不能松懈!9月秋阳虽柔,却是光伏发电的好时候,咱们得盯紧设备状态,把发电效率提上去,为冬天攒足‘底气’。”站长杭文在班前会上反复强调,语气里满是坚定。
当我有幸成为其中一员,真正走近他们身边,才得以亲身体验这群追光人在9月的别样工作与生活。聊起近况,他们立刻打开了话匣:“王欣,你刚到这儿,9月的沙漠早晚凉,可得多穿件衣服。工作上嘛,更要守规矩、保安全,认真仔细把活儿干好——每一块光伏板都高效运转,咱们才能安心。生活里咱就热热闹闹的,晚上一起煮碗热汤,跟一家人似的。”走出升压站,眼前便是一望无际的光伏区,数万块蓝色组件整齐排列,如同一面面挺括的旗帜,在沙海中傲然矗立。光伏板与箱变间的距离不远,仿佛手手相牵;可对运维人员来说,要在一个月内给1443亩土地上的16台箱变、成百上千台逆变器和组件做两次全面巡查,这事看似简单,做起来却绝非易事。
他们顶着秋阳,穿梭在光伏板之间。汗水不再像夏季那样瞬间湿透衣衫,却仍会浸湿衣领;风一吹,后背带着几分凉意,可衣领处、袖口边,依旧能看到反复蒸发的汗水洇出的白盐渍,那是他们在9月里的“勋章”。遇到设备故障,他们还是会第一时间抓起工具包往现场跑——秋风裹着凉意往脖子里灌,却丝毫挡不住他们的脚步。
无论前行路途多么崎岖,无论风沙雨雪如何逞凶,他们心里从未动摇过,既然选择了这份事业,便要耐住这份寂寞,扛下这份责任,坚守岗位,用辛勤的付出保障电力供应,一步一步坚定地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