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7日,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20年之际,西藏大唐扎拉水电开发有限公司在世界首台(套)高水头、大容量、冲击式水电机组示范工程——大唐扎拉水电站坝区库尾、厂房下游两大关键水域开展2025年度鱼类增殖放流活动,将10.5万尾适应青藏高原特殊水文环境的健康鱼苗成功放入电站下游流域。
开展鱼类增殖放流活动,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保护和修复水域生态的重要举措。本次鱼类增殖放流活动遵循依法依规、科学放流原则,按照水电环评文件要求,聚焦玉曲河流域本土珍稀鱼类保护,结合流域特点和水文条件,精心筛选裸腹叶须鱼2.5万尾、怒江裂腹鱼4万尾、贡山裂腹鱼4万尾,并对2.1万尾鱼苗进行专业标记,以跟踪监测掌握鱼苗存活、洄游及生长情况,为流域生态保护提供精准数据支撑。
增殖放流功在当代,生态维护利在千秋。自大唐扎拉水电站主体工程启动以来,大唐扎拉公司始终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把“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理念贯穿到建设全过程,在推进主体工程建设的同时,联合专业单位共同开展裸腹叶须鱼、怒江裂腹鱼、贡山裂腹鱼以及扎那纹胸鮡和贡山鮡等珍稀鱼类相关繁育技术研究和攻关,通过孵化培育、增殖放流积极保护珍稀鱼类资源、维护玉曲河流域生态平衡、促进水生生物资源保护恢复。截至目前,大唐扎拉公司在玉曲河流域累计放流珍稀鱼类超过15.75万尾,以实际行动为雪域高原生态保护作出了积极贡献。
守护一泓碧水,共绘生态画卷。大唐扎拉公司将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深化“生态保护与工程建设同步推进”的工作思路,聚焦珍稀特有鱼类驯养繁殖关键技术突破,持续完善鱼类增殖放流长效机制,进一步加强与地方政府、科研机构合作力度,联合开展玉曲河流域生态现状调研,优化鱼苗培育、放流时机与监测方案,持续推进流域生态系统精准修复,加大生态保护科普宣传力度,带动更多人参与高原生态守护,以更高标准、更实举措践行生态文明建设使命,守护绿水青山、共建美丽西藏。